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沪桂帮帮 > 企业问题

早期项目在种子轮投资时存在哪些估值上的障碍?

企业问题作者:沪桂企服中心日期:2021-04-14点击:

早期项目在种子轮投资时存在哪些估值上的障碍?在创业初期,团队在打磨产品、建立团队、验证商业模式、获取用户的同时,还有一件分外重要的事情,就是融资,而估值是直接影响融资额的重要因素。如何正确地看待估值,的确会影响一家创业公司的增长节奏及其之后的发展路径。

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估值跌宕起伏的一年,上半年的高估值疯狂和下半年的低估值惨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市场对估值的追捧和修正让很多人在估值前迷失了。在美国二级市场的中概股同样如此,例如阿里巴巴和聚美优品在2015年下半年的股价持续走低。

从2015年年底到2016年上半年,创业者对估值体会最深的,恐怕就是市场一下子从资本夏天跌入了资本寒冬。很多项目趁着风口融到了钱后,大规模地烧钱做推广、做扩张,然而不少项目都是复制壁垒相对低的行业,规模扩张的速度不如预期,而竞争又格外激烈,因此在遇到资本寒冬时,只能接受公司融不到钱而倒闭的结局,高估值下推动高融资额犹如一把双刃剑插进了创业者的胸膛,将他们推人了一个“估值困境”。

本篇抛开买方市场的不确定性,深度解析创业企业估值这回事,下面所讨论的情况仅限于天使阶段的估值,A轮融资之后会有更多公允的参考体系、数据和方法论,在这里不作详细的阐述。

早期项目在种子轮/天使轮投资时到底存在哪些估值上的障碍?

第一,市场上没有公允的价值可以参考。

第二,融资过程中的人的影响因素较多,投资人判断、融资时机、信息对称性都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项目间偏差很大。

首先是投资方对行业的了解程度。“ 了解越深,耐心越足,胆子越大”,这句话用来描述早期投资是比较恰当的,正如当年今日资本的创始人徐新投资京东的时候,正是秉承着对电商行业的深刻理解,相信品牌和复合增长的力量,认为在那个时间节点,互联网企业就应该大步前行,所以给出了5倍的融资额。刘强东当时只想融资200万美元,而徐新一下子给了他1000万美元,也领投了之后一轮。正是这样的判断促成了今天这家市值几百亿美元的中国互联网巨头,同时也为今日资本带来超额的投资回报。

其次是融资时机。这里要分成两点来说: 一个是外界因素一钱热不热;一个是内在因素一缺不缺钱。 如果外界普遍看好某个行业或者是某个细分市场,那该领域的项目估值自然水涨船高。至于内在因素,则是考验创业者对融资时间的把握能力。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邵亦波在其博客中提到过,一般融资启动时间是规划钱到账的6个月之前,这样对估值的把控性较高,不会因为账上缺钱,而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从而在与投资机构的谈判中对估值进行不必要的让步。

最后是信息对称性。这里可以举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帮助大家理解。某中概股上市公司拆分出的一个内部孵化的企业单独进行融资,有比较高的估值,数据也很漂亮,但其主要竞争力是有着该上市公司某广告资源几年的免费使用权。跟进的投资机构由于未能发现这个比较关键的因素,从而导致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以过高的价格进行投资。早期项目因为其投资依据更加倾斜于团队背景和创始人的商业格局,对实际公司背景进行尽职调查有一定的困难, 也造成了重要信息可能会出现局部不对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