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制科目汇总表,怎么通过科目汇总表整理出其他报表?
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的数据都来自于科目汇总表,科目汇总表的数据又来自于各明细账,明细账的数据来自于每一笔记账凭证。因此,制定其他财务报表的前提是通过编制科目汇总表来整理各明细账。

一、让编表工作更容易:编制科目汇总表
月底了,小明打算把本月的财务情况梳理一下,主要的工作就是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记账刚刚开始时不一样,现在的会计科目越来越多了,而且分了好几个层次。从这些明细账里挑数填表很不方便。所以,小明先做一张“科目汇总表”,就是把每个会计科目全月合计数作为一行,按科目之间的关系顺序排列,为下一步编制其他报表提供方便。下面讲一下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步骤。
(一)各明细账合计
编制科目汇总表之前,先要把每个科目的明细账的增加数和减少数都做一下合计。如果是手工记账,还可以用增加合计数减去减少合计数,得出余额。然后把这个余额与该明细账中最后一笔业务的余额对比一下,如果不一致就说明计算有错误。各明细账的合计情况见表7-1~表7-9。
表 7-1


表 7-2

表 7-3

表 7-4

表 7-5

表 7-6

表 7-7

表 7-8

表 7-9


(二)明细账合计填入科目汇总表
科目汇总表见表7-10。
表 7-10

可以看出,科目汇总表是按照会计科目之间的树状分枝层级结构设计的一张表。由于本月是记账的第一个月,所以没有期初余额。下个月再做这张表时,就可以用这个月(5月)的期末余额作为下个月(6月)的期初余额。
(三)对各级科目进行汇总
直接从明细账中取过来的数只有最末级科目。末级之上的各级科目不能用于记账,所以也没有数。因此,我们还需要对各上级科目进行汇总。汇总时,应从最下级向上级一层层进行,最后汇总到“资产”和“权属”。具体见表7-11。
表 7-11


汇总之后的结果应该是资产期末余额等于权属期末余额。如果不相等,就说明记账或汇总过程中有错误。
二、收支表取增加额和减少额
(一)收支表的格式
资产负债表对财务状况的反映虽然全面,但只是一个时点数,严格地说,是编表时那个瞬间的财务状况。小明自己记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想知道钱都花到哪里去了,然后找出更合理的开源节流的办法。这是一个过程性的问题,资产负债表反映不出过程性的信息。所以,还有必要设计一张能反映出收支和节余情况的报表。小明设计了一张收支表,见表7-12。
表 7-12

(二)收支表的编制
收支表的具体编制方法并不复杂,把科目汇总表中“本期节余”科目的下级科目内容抄过来即可。其中,收入取增加数,支出取减少数。具体见表7-13。
在报表中,支出就不要再写负数了,都用正数表示。
表 7-13

三、资产负债表取余额
资产负债表,我们前面已经见过多次。有了科目汇总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就更加方便了。把科目汇总表中“本期节余”以上的科目的期末余额都取过来即可。具体见表7-14。
表 7-14

四、小结
(1)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是相互补充的两张报表。
(2)资产负债表反映月末的总体财务状况,回答“钱都在哪里”“钱都是谁的”两个问题。
(3)收支表反映一个月下来一共收入多少、支出多少、两者相抵还剩多少,回答“钱从哪儿来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攒下多少钱”三个问题。
(4)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的数据都来自于科目汇总表,编制科目汇总表的来源数据又来自于各明细账,明细账的数据来自于每一笔记账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