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沪桂帮帮 > 企业问题

什么是股权激励等待期?企业如何设立等待期?

企业问题作者:沪桂企服中心日期:2021-01-08点击:

什么是股权激励的等待期?股权激励计划的等待期是指激励对象获得股权激励标的之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达到一系列事前约定的约束条件,才可以实际获得对激励股份或者激励标的完全处分权。这一段等待的时限就叫作股权激励计划的等待期。

设立等待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激励计划留住和激励员工的作用,实际上也就是增加激励与约束措施,能对授予对象长期捆绑,防止激励对象获取投机性的利润。如果激励对象离开公司,所有未行权的股权通常将作废。只有留在公司,并且保持高效率,将来才会获得收益。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规定,授权日与首次可以行权日之间的间隔不得少于1年。也就是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最短等待期是1年。

股权激励计划等待期的时间长度并不是随意设定的,也不是单纯的耗费时间的延期支付,而是要求激励对象在这段时间内达到约定的业绩目标。因此,股权激励计划等待期的长短实际上与激励对象为完成业绩目标所需要的时间是密切相关的。

原则上最长等待期限一般应该和公司阶段性战略目标的完成时间相一致,而最短的和分批行权所间隔的股权激励计划的等待期,一般不低于1年。一般来说,对于10年有效期的股权激励计划,建议最短等待期为3~5年;对于5年有效期的股权激励计划,建议等待期为1~2年。

股权激励的等待期大体有三种设计方法:

1.一次性等待期限

如果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在一次性的等待期满后,可以行使全部权利,那么就是一次性等待期限。例如,某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约定激励对象有权在股票期权授权日起3年后,一次性就其获得的股权激励总额全部行权,这三年等待期就是一次性等待期限。这种等待期的激励效果比较显著,适合特别希望在既定时间内改善业绩的公司。

2.分次等待期限

如果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分批行权、分次获得激励标的完全处分权,那么就是分次等待期限。例如,某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约定激励对象在满足行权条件时分四批行权,每次的行权比例为激励标的总额的25%,等待期限分别为1年、2年、3年和4年。由于分次等待期限设置能长期绑定激励对象且有效避免激励对象的短期获利行为,因此此种方式在实践中应用比较多。分次等待的期限和分次行权的数量可以是不均衡的,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拟定。

3.业绩等待期

业绩等待期指激励对象只有在有效期内完成了特定的业绩目标,才可以行权。即依据特定的业绩目标如特定的收入、利润指标等是否实现来确定等待期是否期满。在此种情况下,等待期的长短是不确定的。这种等待期一般是在公司的业绩和发展前景遇到困难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