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怎么记账?社保怎么记账?
工资怎么记账?员工工资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反映企业对员工的负债,发放工资时冲销这笔负债。实际发放工资时要扣除社保等款项,应交的社保金额通过“其他应付款”核算。

一、工资以外还要交社保
到月底了,该算一下这个月的工资了。按照两人开业时的约定,小亮工资2000元/月,小明没有工资。除了工资以外,书店还要替小亮交社保,比例为小亮工资的30%,小亮自己工资里也要扣一部分社保,比例为小亮工资的10%。
二、工资和社保的不同记账方法
小明首先做了一张工资表,见表24-1。
表 24-1

(一)编制记账凭证
编制的记账凭证见表24-2和表24-3。
表 24-2

表 24-3

做好这两笔记账凭证后,小明又让小亮在工资表上签字,顺便把工资领了。
然后,小明做了发工资的记账凭证,见表24-4。
表 24-4

(二)登账
登账的结果见表24-5~表24-8。
表 24-5

表 24-6

表 24-7

表 24-8

三、“应付职工薪酬”是不是多此一举
拿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小亮很开心,虽然不多,但毕竟是自己辛勤劳动一个月的成果。
对于“应付职工薪酬”这个会计科目,小亮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管理人员的工资无法分摊到每本书的成本中去,所以要作为期间费用,这我能理解。但我看你先是‘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然后又‘借:应付职工薪酬贷:现金’,这样应付职工薪酬的余额就变成零了。我觉得应付职工薪酬这个科目好像没什么用,直接‘借:管理费用贷:现金’不就行了吗?”
“你说的对,从最终结果来看是没什么区别,但计算工资和发放工资实际上是两个步骤。一般企业月底计提工资,下月月初才发放工资,这中间还是有个时间差的。”
“噢,就是说在计提之后和发放之前,企业是欠员工钱的,是企业对员工的负债,所以用应付职工薪酬来反映。这样理解对吗?”
“对。而且用应付职工薪酬这个科目核算工资,还可以直接看出支付工资的整体情况,如果直接‘贷:现金或银行存款’就不方便。”
“管理费用明细账中不是有个‘工资’栏吗?看这一栏不也能看到工资的整体情况吗?”
“咱们书店目前的情况的确像你说的这样,但如果将来雇用了专职的销售人员,那他的工资就会在销售费用中反映。而且如果是加工企业,生产工人的工资还会在产品的成本中反映。如果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来核算,就看不清工资的整体情况了。”
“原来是这样。”
“我个人交一份社保,单位也要为我交一份社保,这我知道。可是,单位交的那份怎么不用‘应付职工薪酬’而是用‘其他应付款’科目呢?”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理解。2000元钱是单位欠你的工资,2000元都发给你,你又把200元交给单位,让单位替你跑腿儿,去社保基金管理中心交钱。拿到你的200元后,就变成了单位欠社保基金管理中心200元。单位为你交的600元本来就是单位欠社保基金管理中心的,不是欠你的,所以不能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而应用‘其他应付款’。两笔加起来一共欠社保中心800元。”
“看来要雇一个人负担也不小,不仅要开工资,还要替他交社保,而且比例还不低。”
“是的。不少年轻人认为工资里扣了社保不划算,自己也拿不到,可是他没看到单位给他交的更多呢。而且一旦生病或将来退休就用得上了。”
四、小结
本文讨论关于工资怎么记账和工资社保记账的内容:
(1)员工工资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反映企业对员工的负债,发放工资时冲销这笔负债。
(2)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工资,有助于反映企业工资负担的整体情况。
(3)实际发放工资时要扣除社保等款项,应交的社保金额通过“其他应付款”核算。
(4)除了员工自己缴纳的社保之外,雇主还要为员工缴纳一份社保,雇主缴纳的比例比员工缴纳的还要多,这部分也作为企业的费用或成本。